今晚的我妈:“我又背完单词了!我一定要发个朋友圈!”她的手指程序般地在App上点击“打卡”,“分享”,“微信朋友圈”,不久便有不少人点赞,发表鼓励或是吹捧的言论。
想必她一天的虚荣心,也就这样被满足了吧。于是她好似振奋地决定明天接着背单词,坚持搏得大家的好评。
表面上看,“打卡”这种方式记录了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执着于的东西,它仿佛能给人带来力量,让人坚持做成一件事。但其原理,是利用了人的虚荣。当人们去各种店、健身房,或是景点,进行“打卡”活动时,总存在着见证者。这样的见证者,或是一同在“打卡的人,或是相关工作人员,或是朋友圈里那些友人,甚至,一个
小卡片上的印章,一个App的打
卡界面。当见证者来临,鼓励、赞美、点赞来临,人们便会有一种恍惚之中愉悦——“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被认可与赞许的事,我好快乐。”
然而这样的行为一旦在一个人身上持续一段时间,这个人便会由“为了坚持一件事而
打卡”180°反转成“为了
打卡而坚持做一件事”。当别人的称颂满足了虚荣心,有些人就难免在迷雾似的虚荣中忘却了初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非没有依据了。 “打卡”是一种时潮。虽然开设“打卡”功能的网红店,健身房,App,都只是一时红火,终有关门倒闭的一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新的App,新的网红店、健身房,又弄起“打卡”的潮儿。人们随波逐流,“打卡”一次次从零开始,以往的见证者走了,新的见证者又来,人们泡在称之为虚荣的美酒中,酣醉。
溯其本源,永恒的见证者,只有自我,自我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当事人,他清楚一切的初衷和原由,执着于一件事并希冀着到达的目标。他深知自身的价值与渴望到达的生命的高度,而建起这样的高度,从未可能以虚荣的“打卡”为地基。然而,多少自我,在这样的虚荣中迷失了呢? 君子为己,“打卡”为人。所以为了自我而执着吧!别再为了虚荣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