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故事大全:吃粽的小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篇关于吃粽的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吃粽的睡前小故事:(1):
清代卓异的文人李调元,小时候不但聪明勤学,而且十分调皮,常常在大人们中淘气。
有一年端阳节,他的三嫂正在厨房里包粽子,李调元见了很馋,还不到吃饭时间,他就向三嫂要粽子吃。他的三嫂故意逗他,就说;“你这个大学问家,那么有才,我出一联让你对,对得上就吃,对不上就不能吃!”
李调元对三嫂做了个鬼脸,绝不在乎地说:“行,这可难不住我。”因为李调元在家排行老五,当天又是端阳节,三嫂就出对说:
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
上联用了三个“五”字,把李调元难住了。只好不吃粽子,可他还不甘心,见一簸箕里有糍粑,便说:“我不吃粽子了,吃糍粑也行。”三嫂说:“更不行了,那是我昨天三更半夜才春出来的。”三嫂这句话,无意中提醒了李调元,他立即对道:
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偷糍粑
三嫂听后不写意地说:“对倒是对上了,但你得把‘偷”字换成‘春’字,我才能给你粽子吃。”李调元不服气地说:“那你也得把‘讨’字换成‘吃’字我才改呢。”
三嫂笑着答应了,于是这副对联就成为:
五月五日,五弟厨房吃粽子
三更三点,三嫂檐下春糍粑
吃粽的睡前小故事:(2):
公元前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吃粽的睡前小故事:(3):
清代卓异的文人李调元,小时候不但聪明勤学,而且十分调皮,常常在大人们中淘气。
有一年端阳节,他的三嫂正在厨房里包粽子,李调元见了很馋,还不到吃饭时间,他就向三嫂要粽子吃。他的三嫂故意逗他,就说;“你这个大学问家,那么有才,我出一联让你对,对得上就吃,对不上就不能吃!”
李调元对三嫂做了个鬼脸,绝不在乎地说:“行,这可难不住我。”因为李调元在家排行老五,当天又是端阳节,三嫂就出对说:
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
上联用了三个“五”字,把李调元难住了。只好不吃粽子,可他还不甘心,见一簸箕里有糍粑,便说:“我不吃粽子了,吃糍粑也行。”三嫂说:“更不行了,那是我昨天三更半夜才春出来的。”三嫂这句话,无意中提醒了李调元,他立即对道:
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偷糍粑
三嫂听后不写意地说:“对倒是对上了,但你得把‘偷”字换成‘春’字,我才能给你粽子吃。”李调元不服气地说:“那你也得把‘讨’字换成‘吃’字我才改呢。”
三嫂笑着答应了,于是这副对联就成为:
五月五日,五弟厨房吃粽子
三更三点,三嫂檐下春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