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这是渔父的一段话。
沧浪水下,隐隐绰绰,我看到了渔父的智慧。屈原,一个改变自己的人,希望改变世界。他的《楚辞》,娓娓读来,饱含一片赤诚之心。但后来受小人的谗言陷害,处境困窘。他发现改变不了世界,便最终选择了不被世界改变。而渔父隐然于世,深知不能改变世界,但他并没有无奈地选择去改变自己。
然而他却选择了“无我”超然之境。他不被世俗蒙蔽,我相信他的脱俗淡然是一种心的沉淀,是驱走阴霾的微光。
光芒虽微,倘若星星点点,成千上万,那必定会迎来光明。是啊,“渔父”会在时代条件下挺身而出,向光明前行。无形无声中,世界便会与他在心田里相融。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水滴曾在我眼里折射出世界,色彩纷呈,却微小到于指尖滚动。
世界就是这般微小,如同微粒。换而言之,人可以掌握世界,而人终究融于世界。古人夙来讲的“天人合一”,不正是如此吗?
“无我”是一种
姿态。
“渔父”无我于无形中彰显生命的厚爱。“无我”,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没有。就像海上的帆随时会逐流而去,但你能说它消失了吗?并不能够吧。所以,“无我”是融于生命融于世界的一种存在。
“无我”给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映射出智慧的光芒。“无我”,“无我”,只有这一种
姿态才能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于万物发展中现象现形,怎不给人以心的启迪!“无我”只因融入世界而精彩,而世界也因“无我”而诙谐。
真正的消失也许就真的像那水分蒸发一般,从你身边远远地消失。但“无我”不会,它会以其他的一种形式永远存在。也许是在满是尘土的书架上,也许是在那一首无名曲中,也许是在旅人们前行的道路上,也许……
如果说,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的姿态,是积极;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姿态,是无奈;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的姿态,是封闭的话,那么我会说,“无我”这种姿态便是强大自己,宽容地去与世界相互改变!“无我”,也许会是一个更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