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家乡参加一个婚宴,碰到了许多久违的亲友。知道我写作十余年,很多亲友关心地问:“大勇,什么时候出本集子给我们
看?”
坦白说,出书对于每个作家或写手来说,都是在心底澎湃的一个梦。不过,亲友嘴里的“集子”,不难理解,应该是自费出书的意思。对于自费出书,我多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一本拥有正规书号的自费书,最少大约也需要花个万儿八千,作者可以得到几百本样书,如果有本事兜售当然是“值回票价”,实在不行也可以大方送人。送亲友一本自费书,成本不过二十元左右,乍一
看,还真是既经济又体面的礼物。可是,转念一想,
书籍毕竟不比别的礼物,
书籍承载着的是作家或写手的思想,相送之前多少需要一点考量。
一本书籍要走向自费的道路,说到底是不被出版社或书商看好的,换言之,这样的书籍不会拥有足够多愿意买单的读者。常常听到一些作家或写手抱怨,出版社或书商真没有眼光,这么有思想的书也不愿意出。其实,出版社或书商趋利也是人之常情,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产业也该追求利益。倘若作家或写手圆了出书梦,出版社或书商却赔了钱,可怜的不仅仅是被束之高阁的书,还有那些无辜被砍伐的树木。
许多作家或写手都有一个情怀,那就是一辈子一定要一本书,仿佛是对自己人生完美的交代。其实,一个作家或写手要展示自己的思想,不必仅仅局限于出书。浩如烟海的报刊可以容纳作家或写手的作品,开放的论坛、博客也能展示作家或写手的文字。被广大的读者接纳,并不在于你的书是否在他们的书架,而在于你的文字是否驻扎在他们的心底。至于出书的梦,完全可以怀着平常心,相信出书的时机成熟了,出版社或书商自然不会遗忘你。
简单来说,作家或写手出书给谁看,给的当然是万千的读者。读者从书籍中收获了感动、吸取了思想、得到了力量,这样的书籍才是有意义的。倘若只是寥寥无几的亲友捧场,或者是豪迈无比的见人便派,得到的共鸣真的会少很多。反过来,倘若大作问世,摆在明亮的书店,愿意买一本回去细品的,那必然是书籍真正的知音。
所以,我此生不管会出一本书,还是很多很多本书,势必不会有一本自费的书。如果您一定要说偏执和骄傲,我想这样的偏执和骄傲,是我为文最简单的底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