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永康,每年除夕前都会进行谢年。
听爸爸说,他小时候特别盼望谢年。那时,大人会忙着猪、鸡、鹅、煮肉、蒸馒头、炸响铃、切白笋……而他会拿着零花钱与弟弟们买鞭燃放,有时帮着拔鸡毛或鹅毛,等到谢年后,就会有好肉吃、新衣穿、压岁钱拿。亲人们哪怕再远都会星夜兼程回来参加仪式。
谢年,是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仪式非常隆重,桌上摆一对精致的锡制烛台,插上一对大红蜡烛,和两个酒盅、两双筷子、一壶老酒和满满的祭品。全家老少都要握着香火恭恭敬敬地拜天地、祭先祖、佑家人、保平安,邀请各路神仙享用。
今年谢年是在小爷爷家举行的。小爷爷带领着大家拜天祭祀,口中喃喃有语,大概是感谢一年来各路神仙、土地公、城隍老爷、列祖列宗的眷顾,保得全家平安顺利、身体健康、收成丰盈;今天备下三畜美食、糕点瓜果,请各位神明下界享用,以保来年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祥和。
盆里的火焰越来越高,灰烬随
风摇摆冉冉飘去。我的好奇心也随之升起,不停地询问请教,慢慢得知桌上祭品还有丰富的寓意。“鸡”表示大吉大利;豆腐的“腐”与“福”同音,代表幸福;“茶叶米”驱污秽;“鱼”则年年有余;“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鸡子索面”代表长寿与顺利;“苹果”是平安;“桂圆”是团圆;“馒头”是美满……一切都是对新年美好祈愿。
那时谢年,能穿新衣、拿红包、吃好的,人们相信天地总是有情的,在物质匮乏时期是一种奢求的幸福;现在过年,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和令人向往的空间,承载了四季的丰硕收获和祈祷着新年的愿望。今年过年,如同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是一
家人的团聚,一个民族的团聚、一个国
家的团聚。
这是我第七次参加谢年。蓦然间,我对爸爸描述的“年味”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领悟,亲人们庄严肃穆的表情和浓浓的仪式感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从亘古走来却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风雨后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