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祖茔
家史碑文严父崔公讳毓良(1929、12、28----2007、7、7),字景房,系宜阳县高村乡安沟村崔族三门第廿一代孙。吾父秉性刚正纯朴,自强不息,急公好义,疾恶如仇,然而对待贫弱者则为善最乐,慈悲为怀。覆育子女,犹如掌上明珠,令其,绳其祖武,贻厥孙谋,务必正直善良,安分守己,光明磊落,廉洁奉公,戒贪宁俭,为国效劳。吾父终生既教书育人,且潜心兼医著称于世。为人耿介厚道,不图名利,德高望重,盛誉远播。设教授业,桃李满天下;治病救人,无计其数。吾父高风亮节,德配吾母王岭大
家闺秀聂氏筱恬(1930--),秉性贤淑,心慈好善,豁达大度,与世无争。然深明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之理,全力支持吾父执教行医,芳名四溢。生有子女七人,其中男五女二,不幸鹏尧、雪然、鹏翼三兄夭折,尚存者二男二女即凤珠、绥凤、柔然(胜牛)、燕然(凤牛)是也。育我姊弟,节衣缩食,艰辛备历,摧折不磨。手泽所及,皆成条理。中间万万,不忍述书。吾母盛德,慈祥博爱,遐迩亲疏,一皆覆载,感动庶汇。慈母暮岁年事日高,瘦弱多病。幸蒙二姊绥凤,万善孝先,形影不离,关怀两弟,无微不至,家务巨细,事必躬亲。辗转陕豫,侍奉堂前。母病危笃,揽手泪雨,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养育海恩,春晖朝霭,昊天罔极,难报万一。何以为报?恪守母训:“立身行道,光宗耀祖,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呜呼!父母虽终,灵则千古!呜呼!吾父幼苦,半岁失怙。祖父名虎,与世长辞。祖母曹莲芝,曹洼穷女,嫁来我家,常遭内外歧视殴打。此时,孀妇弱子,家贫如洗,饔飧不继。万般无奈,携儿带女,沿门乞讨,饱尝人间辛酸。祖母功德无量,万古不泯!吾父聪明睿智,沉然寡言。稍长而志于学,遂受业于豫省鸿儒其族三兄毓楠门下,甚得宠爱。故能熟谙经、史、子、集等古文典籍之奥妙主旨。嗣后,就读于马朝沟完全小学、河南省立灵宝师范学校。抗日胜利,黄埔军校本部为恢复其战前元气,招考学兵。吾父风华正茂,怀大志,意欲报国有门,投笔从戎,应试录取。身矮体弱,军训严酷,校方婉言辞退。彼时,远离桑梓,孑然一身,囊无分文,道尽途穷,万念俱灰,藏器待时。旋即考入国立华东工商学院。勤工俭学,不遗余力,卒业留校助教。其间,曾为抗美援朝文工团工作一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调往西北大学深造。先后执教于陕西省西安市女中、延安大学、延安中学、绥德工农速成中学、绥德师范学院、绥德一中、二中、绥德中学。1957年反右运动,被错划为极右分子,勒令内蒙古改造,之后,遣送旋里。先后执教于安沟、马朝沟、桃园坡、韩城、高村、石村高中、高桥、张深、杜渠学校。治学严谨,颇得赞许。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平反右派。1982年,陕西省统战部来电召回,洗雪冤案,复职工作。又重返绥德二中、绥德中学执教。年老退休,久客思归。幸有族兄少来,时为宜阳县商业局副局长,集才槃槃,一片赤忱,大义凛然,力挑万难;又有族兄克正、族侄金虎、福恒,人各有能有不能,然均诩戴其义举,戮力同心,玉成此事,使我合家陆续返豫,定居宜阳县城关镇。感愧交并,匪可言宣,呜呼!期许我后代,永志莫忘家史;鸣谢我族兄少来等设身处地,怜悯体恤之鸿恩。故此,镌诸贞珉,以示肺腑之言,大德难酬,镂骨铭心,感恩图报云云。注:吾母健在,至今吾父离我已三年有余,为纪念父母养育之恩,待日后定树碑永记深恩,故草书此文,略表寸心。崔柔然记于201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