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在农村读小学。当时村里有项规定:凡是有学生的家庭要轮流管老师的饭,一学期大概轮一次。
母亲从小就热爱学习,对老师格外尊重,加上对子女的学习要求极严,因此,管老师吃饭成了我家的头等大事。当时,大肉、白面、菜油等对一个农家来说都是奢侈品。但是每逢轮到管老师吃饭,
母亲总要到镇上割上一点肉,炒两个菜,熬上一锅鸡蛋汤,再烙上几张葱花油饼。母亲烙的葱花油饼特
香。在烙饼前,她先将葱剥皮、洗净,分段后切成丝,放入碗中备用;菜油、五
香粉、盐都准备就绪,
母亲取出白面,加上热水开始揉面,她专心致志,手法娴熟,那情形就像在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面揉得又白又光,盆上,手上都干干净净,不粘留一点面粉。然后,
母亲把揉好的面用干净雪白的纱布包好,俗称“醒面”。接下来,母亲把鏊子放在煤炉上,找出翻馍用的细长平铲备用。该擀饼了,母亲用手揪下一团面,揉匀,揉圆,擀成一张薄饼,抹上菜油,撒上盐、葱丝、五香粉,快速卷成圆条状,再把圆条盘成一个圆,擀成一个油饼。锅热,放油;油热,放饼。母亲用翻馍铲挑、翻、转、拍,饼香四溢。一会儿,饼烙好了,表面又黄又酥,切成两块,里面又软又嫩,层次分明。老师一进门,母亲忙打上一盆热水,拿出新毛巾,让老师洗脸、洗手,招呼老师坐下,将饭、菜端上。老师很高兴,说我们在学校表现出色,是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有出息。母亲听了笑靥如花。几年后,我们相继考上了大学。但是,
烙饼的香味却没有因时间的久远而淡去,这其中包含了母亲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母亲用这种特有的方式教会子女应该怎样做人。对于浓郁而厚重的母爱,我将永生不忘!